打印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

[展覽] 「大龍峒保安宮」2016元宵燈展與廟宇巡禮--- 清幽寧靜建築...

[複製網址]
1
   
  
  (本文同步發表「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扎」與SJKen「FB粉絲頁」,燈會展覽體驗是版主食用後個人主觀感受,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。)      


今年的台北元宵節燈展,除了位於圓山花博公園的主燈外,在全台北市12行政區也各自有不同區域型燈展,其中以廟宇為主的燈展就佔了好幾區,不同於松山區慈祐宮與萬華區龍山寺燈展的金碧輝煌人聲雜遢,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燈展,是同樣從圓山捷運站出站,往大龍峒夜市方向步行約10 分鐘可抵達的「大龍峒保安宮」。


  

在介紹燈展之前,先來說說大龍峒的地名由來與發展。


大龍峒,舊稱大浪泵,源於平埔族凱達格蘭族「大浪泵」社的閩南語譯音。史載18世紀前,大浪泵社全境皆為平埔族族人所居,並無漢人。


直至1709年泉州人陳逢春、賴永和、陳天章、戴伯歧合股立「陳賴章」(取三人之姓名)墾號,向臺灣府諸羅縣申請開墾大佳臘(艋舺)地方後,才陸續有漢人進駐大浪泵。


1764年間平埔族業主瑪老,仍據多數土地之史載,當時大浪泵漢人人數並不多。


漢人大幅度開發大浪泵始於19世紀初。1802年,中國泉州同安人王元記、王智記、陳蘭記、陳陞記、高明德、鄭西源等六戶,在此開設44間瓦店,因而形成俗稱四十四崁的街道,該街道取其原「大浪泵」,地名閩南語諧音於隘門街坊,題曰「大隆同」。之後,大龍峒之地名都是源自大隆同或大浪泵之轉譯。


今年的元宵燈展設在主廟對面的附廟內,燈節的規模與前兩廟相比,可說是幾近寒酸,那夜抵達也只不過是晚上8點多,廟旁還有里民歡聚抽獎唱歌的聚會,鄰近就是大龍峒夜市,相較於夜市與贈獎舞台的人聲鼎沸,才一街之隔的保安宮,在夜晚顯得清冷而肅穆,但我反而喜歡這樣的氛圍,宗教教化人心,原本就該清幽讓人心安定,才能反省自我,近年太多大量運用行銷手法,香火鼎盛廣吸中外遊客,弄得活像個菜市場,或許廟宇雄偉,但都失之於太過,失去了心誠自然靈的信仰本質。


  

當晚,很快地欣賞了唯一的一座花燈,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,很像是去年的園山花博公園展區花燈再利用。



接著就安步當車地欣賞附廟內的金紅菊花,與後院的池中游魚,都寓含著一年開春花開富貴財源滾滾的喜氣。
  

走出了附廟,隔街來到的保安宮主廟,喜歡門前古意盎然的石獅與中間的香爐。

  

走進去畫工精細的門神畫像,與一盞盞從柱頂懸垂而下傳統金黃的燈籠,與立柱上的燭火,在夜深人靜時分,閃閃發光散發著另一種迷人的氛圍。

  

大龍峒保安宮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,為祭祀保生大帝的台灣民間信仰廟宇,因為創廟者為來自中國大陸的福建同安人,因此保安之名有「保佑同安」的意思。保安宮和艋舺龍山寺、艋舺清水巖合稱「台北三大廟門」。

走進保安宮內,處處雕龍畫棟,木刻或石刻的作品細膩繁複,牆上壁畫古色古香,都蘊含著中國古老神話與民間傳奇的教化意義,藝術水平之高,令人仰之彌高嘆為觀止,但整個廟卻能保有一種低調奢華的清寂,不似慈祐宮的俗豔,或是龍山寺的喧鬧,散行在其中處處都能感受到廟宇藝文與建築之美。


     

但如今我們所看見二級古蹟典雅面貌的背後,卻有著一番滄海桑田的峰迴路轉,保安宮雖是廟宇,卻也曾因政治考量,被台灣總督府與國民政府,充作學校與軍眷眷村,而失去了原有的寧靜,如何能重返美好的古顏,且聽我娓娓道來。

保安宮初創於1742年,本只為簡單木造小庵,主要祭祀的保生大帝,為中國閩南地區所信奉的醫神,俗稱「大道公」、「吳真人」或「花橋公」。

據文獻記載,保生大帝為北宋閩南人士,本名吳夲(音韜),醫名頗盛。逝世後鄉人私諡為「醫靈真人」,供奉為地方神祇,於白礁建廟奉祀。

  

1150年宋高宗頒詔賜名為「慈濟宮」。

1742年,移居大浪泵漢人因普生瘴癘,特由福建泉州同安白礁鄉慈濟宮 乞靈分火來台灣。而該神祇正是慈濟宮所祭祀的醫神保生大帝,其目的,是希望能壓制當地所生瘴癘。

之後,取名為保安宮的這座小廟於大浪泵該地落成,並迅速成為當地同安人的信仰中心。其後經過兩次小幅度整修後,於18世紀末,仍為一小型木造廟宇。

1804年,年正式改庵建廟。四十四崁所在商人集資擴建,該街道東側的該保生大帝廟,擬將其木造小廟擴建成三殿三進,左右各五開間的大廟宇。經過多年施工後,於1830年完工,在清朝年間,保安宮是有供奉文昌帝君,並再宮內建立樹人書院,之後另建樹人書院文昌祠位在迪化街2段,供奉文昌帝君。

1835年後與台灣許多廟宇相同,都是揉合儒(鸞堂信仰)、釋(佛)的道教廟宇。

19世紀後,經幾度改建後,該廟發展成三殿三進式的3000坪大廟。

因該廟多為木造雕樑建物,落成後經過1855年,1868年,1917年,1936年,1967年的五次大幅度重修。其中,1917年的整修規模最大,當時陳應彬與郭塔兩位廟宇師傅,對陣興修,造成現今前殿左右兩邊簷椽雕刻相異,成為台灣少見現存的對場作寺廟,該次整修耗時三年,連同鐘樓等建築約等同現今建築面貌。


  

因為該廟及其用地於日治時期與1950年-1966年,分別被台灣總督府與國民政府充作學校與軍眷眷村,廟宇增建許多累贅建物。致使1970年代末期,該廟連同廟埕達到最大建物面積,但同時卻略為失去原有建築風貌。

1980年代中期,台灣經濟快速發展,大龍峒地區住宅迅速陸續擴張,該廟部分增建被視為違章建築。


1985年,中華民國內政部認定該廟宇為國家二級古蹟(今直轄市定古蹟)。

1994年,大廟廟埕部分也被劃分道路用地。為因應此項不利因素發展,大龍峒保安宮執事廖武治,於1994年展開長達七年廟宇整修過程。
因應緊鄰街道擴建,保安宮自費整修,以傳統工法結合現代科技達到「平衡工法」、「整舊如舊」的古蹟整建原則,將所有寺廟建物文物做不損壞原貌的整修,達到盡復舊觀效果,也成為全台灣各級古蹟修復的最高典範。

另外,也將日治時期與二戰戰後所有非廟宇之增建,如鋼柱臺基,鋼架塑膠浪板拜亭,及多數鋼筋混凝土建物等等累贅建物拆除。

2003年,保安宮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資產保存競賽中9個國家,22個參賽專案中脫穎而出,並獲得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。


  

廟內除了主祀保生大帝吳真人外,還奉祀了許多不同的天地眾神,有興趣的朋友到訪時可以一一參拜,

真人所居匾額

潘麗水所繪之代父從軍壁畫

完工後的這座大廟正式被命名為保安宮,廟名意思有著「保佑同安」的涵義,除此之外,該廟也俗稱大浪泵大道公廟或大浪泵宮。

正殿:保生大帝與三十六官將

東邊:天上聖母、福德正神

東邊廊道:(神將(大仙尪仔):哪吒)(神將(大仙尪仔):二郎神)

西邊:註生娘娘、左右共十二位婆姐

西後方:(神將(大仙尪仔):金吒)田都元帥、西秦王爺(神將:黃飛虎)

西側中間:太歲星君

後殿(左而右):保生大帝、玄天上帝、至聖先師、神農大帝、關聖帝君、開山先祖

大樓三樓:

三寶佛、文殊菩薩、普賢菩薩、觀音菩薩、善財龍女、韋馱菩薩、伽藍菩薩

大樓四樓:

斗姥元君.(下方)東斗星君、西斗星君、南斗星君、北斗星君、中斗星君

東華帝君.

玄靈高上帝關聖帝君代理玉帝名稱.(下方)太陽星君、地官大帝、天官大帝、水官大帝、太陰星君,下方~孚佑帝君、關聖帝君、灶神
王母娘娘.

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.(下方)雷神、風神、雨師、電母

  

就算不是佛道教徒,來訪也不會空手而回,因為光是細細品味廟中的建築藝文之美,就能讓人置身其中留連忘返。



大龍峒保安宮  
地址: 103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61號
電話:02 2595 1676

<如何前往>
★自行開車:
1、國道一號:由台北(重慶北路)交流道下,接重慶北路續行至三段轉哈密街即可到達保安宮。

★搭乘大眾運輸:

1、公車:

(1)、搭乘47、215、223、246、250、302、601至酒泉街口站即可到達保安宮。

(2)、搭乘288、303、303(副)、303(區間車)、41、669、紅33至大龍峒保安宮站即可到達保安宮。

(3)、搭乘2、669、9、26、266、266(區間)、280、288、290、304承德線、616、618、松江幹線至庫倫街站即可到達保安宮。

2、捷運:
(1)、搭乘捷運淡水線至圓山站,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保安宮。
(註)本文體驗心得文字,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,未經本人書面同意,不得任意下載、轉載、分享、塗改,或移作商業使用,盜用必究。

收藏收藏 推1 噓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錄 | 註冊

本版透可值規則

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